网络预约,优先就诊。
提交预约后,5-10分钟内客服将会与您联系,确认预约详情,请耐心等候。
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200号(德胜门城楼东北角)
“冬病夏治”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,此时天地和人体均处于阳气旺盛的状态,利用夏季高温的三伏天调理病症。
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理论,通过药物贴敷、艾灸、推拿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等手段,治疗某些属于虚性、寒性的疾病,三伏天里大自然的阳气很盛,可以辅助补充人体的阳气,达到标本兼治、预防保健的效果。
2025年7月20日正式入伏,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三伏贴预约通道现已正式开启。作为中医“治未病”的典范,三伏贴凭借其“冬病夏治”的独特理念,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卫视《都市晚高峰》栏目的深度报道,成为市民冬病夏治的热门选择。
什么是冬病夏治?
冬病,是指在秋、冬、春季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。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,多为寒湿伏邪和阳气受损。夏治,是指在夏季藉自然界之旺盛阳气和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,通过内服、外治或食疗等中医传统方法,生发人体内的阳气,培本固元,驱除体内之寒邪,增强抗病能力,减少其在秋、冬、春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,从而达到防病、治病的目的。
什么是三伏贴
三伏贴又名“天灸”,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之一。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”和“长夏胜冬”理论,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三伏之时,通过外用性味辛温的中药敷贴特定穴位的方法,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者加重的疾病给予针对性治疗,从而起到益气补阳、散寒通络、提高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,使这些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减轻或消失,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。
2025年“三伏”时间
初伏:2025年7月20日-7月29日,共10天。
中伏:2025年7月30日-8月8日,共10天。
末伏:2025年8月9日-8月18日,共10天。
三伏贴适应病症
1.慢性呼吸系统疾病(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)。
2.过敏性鼻炎。
3.小儿、老人(60岁以上)体虚易感冒、反复咳喘(呼吸道感染)者。
同时,需符合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,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者,在秋、冬季节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、顽固性肺系(呼吸系统)疾病。
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三伏贴预约方式
1.电话预约:13366749189
2.微信预约:请扫码添加微信好友,发消息给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客服,让客服代预约。
3.现场预约:可到医院挂号窗口预约。医院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200号。
温馨提示:因故未提前预约的患者朋友,可在三伏贴正式开贴后,到医院窗口挂号贴敷。整个夏季均可进行三伏贴,错过伏天日期仍可调理,医师会根据体质灵活安排具体疗程。
成人&儿童贴敷时间
成人:每伏贴1次,每次贴敷4~6小时。每伏间隔7天。
儿童: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。根据年龄不同,每次贴敷1~4小时。每伏各贴3次,每次间隔3天。
三伏贴的禁用与慎用人群
禁用人群
1.各种发热性疾病,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。
2.咳吐黄色浓痰、咯血、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。
3.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、溃疡、感染者。
4.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。
5.皮肤过敏、瘢痕体质者。
慎用人群
1.孕妇。
2.艾滋病、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。
3.糖尿病、血液病、恶性高血压、严重心脑血管病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、支气管扩张、恶性肿瘤的患者。
4.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。
5.2岁以下婴幼儿。
三伏贴注意事项
1.三伏贴因其药物组成和制作工艺,较少出现皮肤发泡现象。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,或既往用药曾出现红斑、水泡等反应者,应缩短贴药时间。
2.小儿、久病、体弱、消瘦者,贴敷时间宜短,并应在贴敷期间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。
3.贴敷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大量出汗,以防药物脱落;尽量减少电扇、空调直吹,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。
4.患者在贴敷期间的饮食宜清淡,尽量避免食用寒凉、过咸等食物;应慎食海鲜、牛羊肉等。
5.取下贴敷药物后,可用清水冲洗局部。不要搓、抓、挠局部皮肤,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或涂抹其他药品,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。
6.贴敷后依体质、时长等,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、灼热、刺痛、瘙痒及小水泡等正常反应,多会留色素沉着。小水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保持干燥或涂药待其吸收。7贴敷后或现严重红肿、大水疱、溃烂等不良反应。大水泡刺破吸液后涂紫药水;渗出多则黄连素溶液冷敷后处理;严重情况如破溃出血,需赴医院诊治。